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线课堂”教学改革发言材料(完整),供大家参考。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优化课堂
提质增效
——XX 市《基础教育“双线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交流材料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 2020 的这一年变得非同寻常。根据《教育部关于 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各学校在市局统筹安排下,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开设“线上直播课堂”,保证“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共同探索与见证了一场人类前所未有的盛大的教育实验。
一、进展情况与措施 (一)狠抓信息化建设,为“双线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市不断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建设录播室,安装智能一体机,完善局域网、校园网,实现了校园全覆盖,为“双线课堂”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应用能力。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我市始终把信息技术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培训,教师基本掌握了 PPT 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录制、编辑、学乐云、钉钉等相关平台的使用操作技能。
(三)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今年疫情期间,为确保线上教学的有效进行,保证全部学校、应有学科、全体学生都能正常参与到线上教学活动中,我们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多方研判,确定直播平台。市局多方了解试验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平台的功能,综合比较,最终商定使用钉钉直播平台,它具有参与容量大、互动效果好、能回放等优点。
2.分层培训,熟练掌握平台功能。我们通过微信群、钉钉群、学校公众平台,分层召开网络直播教学培训会,发送相关资料,为教师、
学生、家长了解、熟悉、使用钉钉软件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使广大师生很快掌握了平台功能,确保了线上教学的正常进行。
3.用好课前十分钟。课前学生会提前十分钟打卡签到。此时,教师会连续播放下载好的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小视频、音乐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其稳坐桌前,快速且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4.重视课后小回访。课后教师及时结合互动面板,从钉钉后台查看学情,对学生跟踪在线学习时长不够的,教师实时了解,进行语音、视频、电话等针对观察,进行课后“小回访”。对课上互动不活跃的、学生反馈有问题的进行个性化辅导。
5.线上批改摸学情。利用学乐云“教学”平台,综合网络大量题目素材,编辑作业内容、作业答案及多形式的作业讲解。在学生提交后,系统会根据教师的设置自动批阅并统计。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负担,而且使学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一目了然,便于纠错并调整教学策略。而钉钉“家校本”版块较之“学乐云”,更接近线下批改,又多了一份人情味,使教师的批语多样化。
(四)强化效能考核,推动“双线课堂”教学。
为推动“双线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双线课堂”要求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中,从而督促教师有意识的实施“双线课堂”教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互联网+双线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双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一)课堂教学优化,效率提高。
线下教学在师生互动、课堂管理方面优势突出,师生之间容易产生情感碰撞,但通常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分享机会有限。而线上教
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传授知识载体多样化,除文字形式之外,还可以是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线上教学每一个体都可以与其他个体分享和讨论。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打通观念、管理、家校壁垒。
将线上、线下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考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构成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方式,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发挥好自身作用,共同努力,发挥好教书育人的合力作用。
无论是课堂内外,教师都能有机地将线上线下的教育结合起来,将学生在线上线下组织起来,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新方式。
3. 借助信息化,巧设翻转课堂。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要以生为本,尊重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合作、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市部分学校大胆实践,针对学困点和易错点,鼓励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讲解视频,并设置一些开放式主观题,激励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教师也可以提前了解学情。课堂上教师要把主动权让给学生,预习中的困惑让学生去议,规律让学生去找,方法让学生去讲,引领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4. 打破时空限制,开展空间学习和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弥补教师上班期间相互交流的不足或共同体成员校内的老师由于地域限制无法随时交流学习等问题,我市开通了共同体空间、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研组空间等各种网络空间。针对教学中的困惑可以随时开展网上教研研讨,积极建言献策,探究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实现高效管理、教学相长。
5. 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
我市充分应用学乐云教学平台通过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引擎精准分析,形成科学精准的学情报告,及时掌握课堂上学生学习中
存在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或薄弱知识点检测,避免题海战术,大大减少了作业量,真正做到课后作业的提质增效。家长通过学乐云家校 APP 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成长轨迹,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及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增进亲子互动和家校互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新形势带来新挑战。“双线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要根据各渠道得到的反馈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下一步工作思路如下:
1. 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接受互联网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线上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接受并积极应用线上教育资源补充传统课堂,借助“互联网+”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继续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丰富性、灵活性,发挥线下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加强教学效果反思,积累在线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双线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及时总结,发现典型,加强宣传,推广经验。
3.做好网络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局域网、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全市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4.借助信息技术,推广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各学科精选一批省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名师工作室,使之成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地,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通过论坛、示范课、讲座、答疑解惑、传帮结对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名师的带动和不断学习,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幅度提升。
5.通过“互联网+双线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各发展共同体校际
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均衡。大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比较缺少,这些课程的开设名存实亡。下一步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发展共同体内实现这些课程的远程互动教学和教师走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城乡学生同步学习互动。
6.进一步加强家校融通。家即是校,校即是家。充分发挥线上教育、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优势,实现家校之间的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总之,线上线下是两个相互包容、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系统,我们需要统筹考虑。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实验,努力找到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二者融合的平衡点,进一步提高“双线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