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独特的文化与文明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要有和谐的城市、较高的文明水准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因之而演化而来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生机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与城市文明。近几年来,满洲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大力推进了城市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绿色环保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公众对环保满意率工程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水平。
一、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工程建设
满洲里是一个草原城市,但由于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受降水少、积温低、冻害重、土壤差等自然因素影响,市内缺少绿色,年年栽树不见树。截止某某年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 4.52%。
尽管如此,满洲里毕竟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城市。近年来,努力打造“文化+绿化”、“商都+绿网”的城市绿化个性建设特色,提出了向“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格局迈进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上级支持、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专家帮助、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有规划、大规模、大范围的营造森林城市的绿化模式。
(一)实施项目,推进工程,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1、启动“某某年---2010 年满洲里市造林绿化发展规划”,积极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某某年年初,邀请到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自治区林业厅、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林业高级工程师共 14 名来我市专题调研论证满洲里市城防林体系建设及城市造林绿化问题。领导和专家们实地踏察了我市造林绿化地块,详细了解了我市多年造林绿化情况,召开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城市绿化调研会议,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的进行论证,较为清晰地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把清了脉络,指明了我市林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组认为,满洲里市气候干、积温低、土壤差,造林成本高、难度大,必须选择好乡土树种,确保水源基础,落实管护责任。当年,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同时明确,带帽对我市的城防林建设工程给予 200 万元的资金支持。
2、启动“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坚持“广种灌木”原则,推进“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推进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满洲里边境口岸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工程第一年植树 40 万株。2010 年,国家林业局领导、水利部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对亿元绿化工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3、实施“十万棵大树进边城”工程。某某年年,累计种植大树 3.6 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 120%,在植树造林,尤其是“大树进边城”的工作中,基于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新工作,我市在积极运作的同时,更是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我们积极征求业内专家的意见,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哈尔滨、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际栽种和栽后管理中,采取了机械挖大坑、换好土的方法,打破限制根系生长的钙积层,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用草绳缠根土,防止散坨失水;支防风架杆抗风,涂白、喷药、抚育、防治病虫害,施用生根粉、保湿剂、复地膜、抹芽,促进树木生长,铺设节水灌溉管线浇灌,设置试验对比区以求证技术效果,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摸索经验。
4、实施生态林封育工程。严格执行禁牧休牧政策,恢复草原植被。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既林地围封 0.5 万亩任务,围封地点分布在外交会馆、西 301 国道南侧等区域,其中投资 7 万元安装了 9 个大型重点防护林标志牌,编制完成了《满洲里防沙治沙规划》。
5、推进种苗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了种植 106 万株的生产能力的种苗基地,近年相继栽种了樟子松、大云杉、榆树苗;圃区道路两侧绿化云杉 3 万株、6 米高的大云杉 160 株、扦插杨树 3 亩;采种工作全部完成。
6、建设园林示范工程。加大了东山植物园建设,在完成了园区内道路、灯饰、公共设施的检查、维修、保养的基础上,栽种大树 10000 株,及时进行浇灌等项管理工作,种植草坪,摆设鲜花,形成了我市园林示范项目。
7、以木材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支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市大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合作区木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业迅速扩张,木材落地加工量某某年年达到 380 万立方米,占进口木材总量的 35%。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企业三发木业竣工投产,隆生木质颗粒、鑫富活性炭、中基木业、天意家具、金罡人造板等一批木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0 年加工量可达到 400 万立方米以上。预期“十一五”末期,进口木材达到 1500 万立方米,落地加工达到 700 万立方米左右,可形成东北地区重要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集散基地。我市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力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人均值
1、推进带状公园绿化工程。实施了北湖、东湖、北湖北岸的绿化项目。
2、推进五类绿地建设。近年来,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五类绿地:一是“地段绿化”,主要是外交会馆、世纪大街、华山路、文明路等 9 个地段;二是“广场绿化”,主要有套娃广场、雕塑广场、现代广场 3 个广场;三是“建筑物周边绿化”,主要有疾控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东山医院、俄罗斯博物馆、铁鑫市场等新建建筑物;四是“行道花卉裁植”,主要有外交会馆及市区等主要街道;五是休闲绿地,主要是外交会馆南侧休闲绿地,2010 年已全部完成外交会馆休闲绿地建设,共播种草坪 20 万平方米。
3、加大行道树木和绿地维护。每年对市区近 3 万余株行道树、38.14 亩公园、141.6239 万平方米公共绿地进行了及时维护。每年培育栽植美化街道用花卉 20 万株,近两年合计出动运水抗旱 14000 多车次,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城市绿化的整体成果,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三)提高城市生态意识,推进依法治绿
1、强化管理,巩固成效。对新植和未成林地要落实专人进行常年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采取一切抚育管护措施,保证所种树木栽种当年成活率达到 85%,三年保存率在 80%以上的水平,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2、完善法规,依法治绿。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绿化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实施“依法管绿”,保护绿化成果。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我市造林绿化实施办法通过人大审议,形成工作规范。
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将绿化工程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给予定额补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城市绿化纳入“三北”和“城防林工程”范畴;同时,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动员适龄人员积极参与到绿化工作中去。
4、加强宣传,培养全民绿化意识。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涉及绿化、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防火等方面内容,在街道、社区、公益广告栏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广场、商场、居民区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全力把一个全新的绿化成果奉献给全市人民。
二、抓实生态水网工程建设
(一)建设了二水源二期工程
在位于东湖区二卡湿地境内开采新水源并修建新水厂,进行供水主管线铺设及相关配套建设,使我市供水主管线形成复线。计划总投资 13763 万元,新增规模 3 万立方米/d。包括水源工程、净水厂、输水管线及配水管网等。某某年年 12 月—2010 年 5 月,完成了水源井工程,泵站、净水厂基坑开挖,水源井至净化厂管道安装及输电线路架;2010 年完成净化厂供水管线开挖及管道安装、泵站、净水车间主体及附属设施建设、调试供水,年底实现供水目标。
(二)摸索落实查干湖旅游景区人工湖工程
计划完成海拉尔河雍水坝、河道整治,供水管线、泵站及高位水池基础开挖和输电线路架设、供水管道安装、泵站、高位水池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调试,铁北矿输干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向查干湖注水。
(三)实施“引水入市”工程
满足生产生态需要,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打造查干湖-西郊生态公园—北湖—东林场湿地城市生态水系。
(四)重点解决扎区、东湖区供水设施
加大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力度,做好全市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部完成了东湖区车站地区在建供水工程。
(五)建立自来水市场化运作机制
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公用事业管理新格局。以二水源二期工程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进对扎区、南区自来水设施配套、完善、改造建设。
(六)加快二水源净水厂改造工程
现已完成水处理车间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饮用水源水质问题,关系到满洲里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问题,为保护好水源,协调新巴尔虎左旗环保局,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视,检查周边是否有环境污染企业及环境污染现象。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以上企业及污染现象的发生。监测站定期检查饮用水源水质,满洲里环保局已协助环科所对水源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饮用水源地重点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饮用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保整治行动。由市环境监测站全年对水源地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仅能监测 11 项指标。从长远上控制我市水源地水质,我们会同哈尔滨检测中心站采样分析,建立了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详细掌握了我市饮用水源监测 23 项分析数据。各项指标合格。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 汇报 材料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生态环境工作汇报材料